终评结果出炉!|“生命花园”——“北林-南森”国际花园设计建造大赛(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
“北林-南森”国际花园设计建造大赛(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是丰台区花园城市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以下简称花园设计建造竞赛),本届竞赛的主题定为“生命花园”。
2025年4月26日下午,25个入围团队通过精美的多媒体视频展现各组作品的设计构思,以动态模型展示设计理念和模拟搭建过程,在逼真的渲染场景中展现最终呈现的效果,为评委和观众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经评委投票后择优选出排名前10的团队,将于2025年9月下旬赴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现场建造。
竞赛终评会全程直播,观众在线观看答辩并发起热烈讨论,截至发稿,直播间热度及访问量突破2.2万,点赞突破6000次,激发公众对大学生亲自参与设计与搭建过程的关注,期待富有创意活力的“生命花园”在金秋九月落地绽放,成为促进自然与城市花漾融合的桥梁。
01
竞赛征集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
HOSTS AND ORGANIZERS
指导单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竹藤组织
主办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丰台区政府
承办单位:
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
02
线上终评会
ONLINE FINAL REVIEW
全体人员合影
本次终评会特别邀请到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贾建中副理事长和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致辞,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风景园林》杂志副主编赵晶教授主持。
致辞嘉宾贾建中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贾建中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致力于继承发扬祖国优秀的风景园林传统,促进学科专业和行业的创新发展。学会作为国际花园设计建造大赛的指导单位,对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竞赛的组织实施,继承风景园林工匠精神,发扬勇于创新的专业态度。借助竞赛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培养公众的园林审美,促使公众关注热爱园林文化,弘扬美丽宜居的绿色生活新风尚。最后,贾建中副理事长表达了对今年10个“生命花园”落地建成的期许,并由衷地希望能有更多的市民百姓共建园林、共享风景。
致辞嘉宾李雄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赛是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竹藤组织的长期指导、关心与支持下,北京林业大学与丰台区政府、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战略合作的创新成果,也是我国风景园林高等教育实践育人的新探索与新尝试。通过本次竞赛不仅将展现园林学子出色的设计能力和动手建造水平,也将通过把有生命的花园建设融入首都花园城市场景,创造性地阐释花园城市可持续、高质量的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具有鲜明丰台特色、首都风范和国际水准的花园城市青年创新样本。最后,李雄教授对组织单位表达了感谢并预祝终评会圆满举办。
评委点评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5个方案都非常具有创意,也有想象力,同学们通过强有力的表现手段,用视频的方式把各自的设计方案充分展示。每个人对花园的理解各不相同,花园应该是一个整体,不仅有构筑物,也需要跟周边的环境以及植物营造相呼应,设计方案中构筑物的建构体系需要简洁清晰、逻辑准确,充分发挥材料特征,其次是考虑为花园保留神秘性,设计出让人有兴趣去探索的空间。最后,花园在开放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性,所以对材料的选用、对结构的处理和对安全隐患的排查都很重要,很多作品也达到了这样的成果。
刘可为
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项目协调员、全球竹建筑专家组协调员,国际标准化组织木结构技术委员会竹结构工作组召集人
第一,同学们在对“生命花园”这个主题的处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作品以各种方式“动”起来,例如模拟星体转动或风的流转,引入对特殊群体或动物的关注等,在方案设计上充分发挥想象,作品非常鲜活灵动且充满人文关怀;第二,今年的作品从材料的选用上更加丰富,体现材料特性,打造更加富有创意的花园;第三,我的感受就是大家在视频答辩上做的越来越好,也祝大家取得理想成绩。
成玉宁
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设计大师,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
首先,年轻的一代设计师们思维非常活跃,对生活、对自然、对身边的事观察非常细腻。我想分享我所理解的优秀的设计是立意与形态之间耦合成有机的整体,好的设计是综合了好的立意、出色的形态、生态的协同和技术的保障。有的团队制作了1:1或1:5的模型辅助解释了结构与构造的科学性,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推敲,这无疑是补充了风景园林专业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的短板。除此之外,花园的可实施性不仅限于花园本身的可建造性,还包括建造成功后的可持续性,看到有些作品因为过多考虑形态,与装置结合的种植槽有可能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环境,建议同学在今后的设计中能真正把握设计的本质,实现形态、生态和立意之间的融合。
李存东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风景园林总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园林景观分会理事长
本次竞赛同学们在设计中表达了对人、对植物、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与敬畏,非常贴合主题,充满正能量。同时表现方式也很丰富,对动画、模型、实体搭建的表达很充分,大家对构造节点和材料使用也全方位进行了展示,我相信实际搭建过程也会很顺利。从评审角度出发,建议同学们更多地考虑作品的创意和呈现出来的形式是否契合,希望更加精准地表达主题,对冗余的内容进行精简和提炼,呈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也建议要充分考虑构筑物与植物环境的关系,体现花园设计的综合效果。
杜春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加过多届花园设计建造大赛终评,首先我认为各个团队的方案设计和整个展示的过程越来越完整,从构思到模型的推敲,到节点构造的阐释和植物的配置,说明大家对问题思考从局部到整体,有了阶段性的提升。第二个让我感受很深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回应,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建造花园去达到理想的境界,体现现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第三个就是大家更注重花园的互动性,包括跟人、跟构筑物和植物的互动。第四个是学生对构造的关注也逐渐加强,希望同学们未来也可以全方位地关注建筑到植物的整体性,使作品更加具备说服力。
林巧玲
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
第一次参加这个竞赛的终评会,对视频汇报这种三维的视听展示方式深有感触,这次25个作品都十分具有表现力,我们选点在南森湿地公园也是希望体现人与自然,体现生物多样性,这次很多作品也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容。目前我们在花园城市建设过程中大家更加关注人的本身的体验就是共建、共治、共享,特别是共享就是指人的参与性,很多作品融入特色创意互动方式,也是我很期待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花园的可持续性,包括维护养护等内容,所以后续可以对方案继续进一步优化。
郑曦
(评委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风景园林》主编
今年已经是竞赛的第八年,在材料的规定上我们不再限定在某一种材料,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对材料研究和利用的空间。今年选址在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这个北京南部重要的绿肺,我们希望把精彩的花园嵌入其中。同学们的方案展现了非常多新的思考、新的设计理念以及多样化的材料运用方式,把人与自然与材料的关系投射到各自的方案中。在整个竞赛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工匠精神,很多团队都制作了模型去研究他的建构过程,最终进入实地搭建阶段的小组我希望也能继续深入研究如何在这样一个广袤的生态森林和湿地的本底之上,把花园建造得更加精致,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去互动体验。
章明
长江学者,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景观)
今年的主题叫生命花园,围绕这个主题,各团队展示了生命的美好和生命力的旺盛,融入了各自的深层次的思考,这是非常好的一点。今年的竞赛我看到也有建筑、规划专业的学生参与,对建构和形态的关注更加到位,但是在植物与构筑物的关系上又稍欠缺了一些,如果二者的融合可以做的更好的话,就更体现风景园林的本身的优势与价值。互动性也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强调了花园的场景感,互动本身带来体验,人与自然的互动带来情感的交流,使用这个花园的人就会与花园形成共鸣,这在这一届中表现很充分。
终评会回放地址:
(回放有效期至2025年5月10日)
03
终评结果
THE RESULTS OF THE FINAL REVIEW
建造作品(前10名)
S020《南风知意》
S033《浮光穹庐》
S035《巡圃》
S138《岚枢天衍》
S142《间隙》
S186《气候盒子》
S235《天河引》
S263《菌生之境》
S302《裂隙之光—破土而出》
S321《彩练浮云》
前11-25名作品
S001《叠》
S040《摇·澜》
S046《耕织之间》
S054《云隐青峦》
S078《树的呼吸》
S084《一根枯木》
S117《“苔”起头,花就开了》
S124《似曾相识燕归来》
S141《蜉羽·巢穹》
S144《竹憩·生息》
S152《ROLLING ROOT》
S208《摇鸢成林》
S220《燕云栖梦》
S339《“与此同时”花园》
S345《寻迹》
建造作品展示
(共10组)
(按注册号排序)
S020《南风知意》
S033《浮光穹庐》
S035《巡圃》
S138《岚枢天衍》
S142《间隙》
S186《气候盒子》
S235《天河引》
S263《菌生之境》
S302《裂隙之光—破土而出》
S321《彩练浮云》
第11-25名作品展示
(按注册号排序)
S001《叠》
S040《摇·澜》
S046《耕织之间》
S054《云隐青峦》
S078《树的呼吸》
S084《一根枯木》
S117《“苔”起头,花就开了》
S124《似曾相识燕归来》
S141《蜉羽·巢穹》
S144《竹憩·生息》
S152《ROLLING ROOT》
S208《摇鸢成林》
S220《燕云栖梦》
S339《“与此同时”花园》
S345《寻迹》
组委会将陆续发布各团队作品的详细解读
敬请持续关注!
04
竞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电话:010-62337675
邮箱:contest lalavision.com
“北林-南森”国际花园设计建造大赛
(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组委会
2025年4月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BFU-Nansen"International Garde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mpetition(National Students Garde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mpetition)
Apr.2025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LYzbk9K_Vf2u-Nxz6w1f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