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192课程设计作业展
参展班级:建筑192
指导老师:黄泽
主办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务办公室
承办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
前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日,古镇依然保存着原始的生活方式,窄窄的街道承载着余西千年的沉重的积淀,悠闲的人们演绎着苏东传统的农耕生活,尘封的古镇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因为交通不便而保存至今,成为怀古摄影者的天堂。
而今由于机场选址紧挨古镇,余西古镇的安危与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为促进余西古镇的健康有序发展,既增强依托于余西古镇的江海文化研究动力,丰富深化余西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内涵,提升余西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拟建设余西民俗文化艺术馆。
作业展示
以下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张瑩——兩個餘西
设计说明:
“两个余西”余西民宿艺术馆设计方案灵感来源于蓝印花布和木版年画制作过程。
以展览馆为画布,以余西古镇的传统风韵与新机场周边经济圈的时代气息为染料,盖印于建筑上,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艺术馆既可以是蓝底白花,也可以是白底蓝花。从机场视角,余西古镇是背景里的底色,艺术馆则是对古镇意像的表达;从古镇游览者的角度,向南遥望,新机场周围建筑则是画布的底色,艺术馆与古镇传统建筑融为一体,余西风韵,油然纸上。
王鑫——凤凰于飞
设计说明:
余西古镇,亦有“龙城”之称,镇内城河相依,街巷交错相通,店铺林立,古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
余西古镇虽文化沉淀丰富,但今时的没落告知我们,是时候予以其“新生”,破与立中求平衡。
本次设计,着重立足余西古镇的当地文化,提取当地蓝印花布肌理,其随风起伏的韵律感,和在当地保留的文化气息。以及保留并改造调研当地的遗留木架结构,融合当地的人文气息,求一次真正的“新生”。“凤凰于飞,翔翔其羽”,形态上,似凤凰展翅般自由且别具一格。
苏凤玲——遇笺
设计说明:
选址余西古镇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古名余庆(庆余),因城廓设臵形似龙,又名龙城(地)。
在本次设计中,建筑总体是以几何图形为主,将不同的几何体进行围合穿插,就像龙一盘旋一般。同时根据余西古镇的双坡顶为设计要点。把常规的双屋顶经过变形,作为这次设计的屋顶主要的形式。建筑立面主要以“魔方”玻璃与混凝土交叉形式表现。建筑内外分工明确,都设有园林。
胡清影——方圆之境
设计说明: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建筑以“方为形,圆为正”为设计主题,将“方圆相济”置于空间,以功能的形式将空间进行划分,在方形的轴线中找到空间的平衡,弧形屋面中的现代园林的通高,回归“圆”点。“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融入余西的江海文化,方圆之间,皆是智慧。
毛世秀——扶摇
设计说明:
扶摇直上九万里—鲲鹏之所以能够扶摇直上,是与其宏大的志向、长久的蛰伏积累与坚持不懈的追求分不开的。正如建馆,用蜿蜒而上的屋顶与空间类比观者参展时从运河文化长河中汲取知识,思古望今,怀揣理想,最终如鲲鹏步步提升自己,做一位对现今社会有用,对后代社会传递文化之人。
杨珂懿——余之舟
设计说明: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对于余西来说,运盐河是余西文化的发源地,船是运盐河上输送货物的载体,是盐运河的一部分,运河中船只的数量意味着余西的繁华。
随着运河的废弃,余西不再繁华,年轻人因为生计离开余西,现只能下耕耘的老人。 本次设计旨在通过交互性叙事设计与艺术馆馆设计的交融,让人们能够置身其中,带给人们沉浸式的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重现余西繁华意象。
金子珺——尘寰织
设计说明:
青石小巷,粉墙黛瓦,一座富有历史沉淀的小镇宛若喧闹尘寰中织起的桃园梦境引人遐想。该作品是以余西古镇蓝印花布文化和运河文化为主题,以杆件和曲线为元素设计的民俗文化艺术馆,以曲线性的楼梯贯穿各展馆,象征着运河串联的百年历史;以杆件为主要的隔断方式,象征着蓝布之乡的工匠精神;曲水织情,表达了对余西未来的美好祝愿。
刘芯汐——初识·故归
设计说明:
与余西古镇初次相遇时,我只觉“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余西古镇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余西古镇因交通不便依旧保持着旧时风貌,千年的历史文化在窄巷中缓缓“流淌”。
因此,我以诗句中的“初识、故归”作为设计理念。余西对于很多人来说,可以说是“初识”,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即使是初次来到余西的人,亦可以感受到其旧时风光,如“故人归来”般亲切。
徐子茜——寻坊
设计说明:
本次的设计重点在于屋顶,结合当地文化与周边环境,从蓝印花布和运河两个意象中提取出屋顶的形状。陈列区的屋顶形似染坊中晾晒的布,变化的高差给观众增加了体验感。内部空间的屋顶营造林运河的蜿蜒感,同时和整体的弧形屋顶相呼应。
顾海泉——浮生 绘梦
设计说明:
浮生若梦,余西这片土地在历史上的发展就好像梦境一般,也许哪一天就忽然腾飞,也许哪一天就忽然消失在那运盐河的波澜之下,回望过去那段运河之下的记忆,重新拾起那段留金的岁月,回望那段浮生的梦境,为此生的腾飞留下一段不灭的记忆。设计以码头与拍上码头的河浪为出发点,通过提取这一瞬间的状态,去再现当年运盐河上那忙碌,繁华的景象,去回忆这曾经属于余西的时代。
石鹏飞——四水归堂
设计说明:
建筑的屋檐四面围合,这是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
雨季时节,水从四面的檐壁汇聚,在江南文化里,雨水自屋檐滴落在地面形成汇流环绕的格局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院墙府内既是藏蓄之所,也是财禄象征。
天井式建筑是南方地区最为普遍的传统建筑形式,是建筑组群内部采光系统的构成主体,是南方传统民居建筑中排水、通风的组织核心所在,也是我国南方传统建筑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天井被称作“明堂”,也有着“四水归明堂”之说。此外,也借“归堂”之寓希望建筑能够带给余西以蓬勃生机,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重整昔日古镇风光。
许鸿睿——盐运流语
设计说明:
余西沿运河而生,盐运河对于余西的历史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设计以余西盐运河的蜿蜒流动为主题,从中提取元素于建筑当中,做成了曲线的屋顶。屋顶使用当地的小青瓦,以及装饰性的木构架,建筑材料上也使用了当地的砖石。建筑的整体形体、材料、色调都于当地提取,以此来展现余西的古镇文化。
何进华——水启盐生
设计说明:
“水启盐生”余西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方案灵感来源于余西古镇的发展历程。
余西因水而起,当地居民以盐为业,得以生存。盐对于余西人民的意义不可谓不大。因此,设计理念采取了盐晶体的生成,杂乱却又有序地生长于这片大地上。
许一诺——熙亭
设计说明:
该建筑取名为“熙亭”主要有这几重意义,首先“熙”谐音余西的西,其次“熙”有光明光亮的意思,也引申为兴盛,余西位于大运河畔自古就是一个产盐重镇,大运河上也是一片繁忙兴盛的景象,但如今因为种种原因余西已经难现往日的荣辉,但在未来只要抓住机遇还是能够恢复的,“熙”就是一种对余西的美好祝愿。
整个建筑为了更好融入余西古镇,采用了黑白色调;屋顶采用了波浪式结构,象征着穿镇而过的大运河;立面上均运用了大型落地玻璃,因为建筑场地位于运河河畔,玻璃与水的光泽交相辉映,尤其是傍晚在余晖的照耀下,让整个余西重获光辉。
排版 | 刘芯汐
海报 | 顾海泉
https://ysxy.ntu.edu.cn/2020/0228/c4747a12549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