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未来·星丛”——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奖获奖作品赏析
获奖作品
本届“未来·星丛”奖入围获奖提名的16件成果,是从700余件艺术实践成果、220余篇学术论文、100余项科研创新项目中遴选产生,成果包括了学术论文、艺术作品、设计案例。评审委员根据参评研究生答辩情况和作品情况综合评定本届“未来·星丛”奖的最终获奖名单。经过五位评委的最终评审,田雨婷、郭霆威、王希、卞疆、闫帅中、程靖、刘怡、曾蔓婷、杨强/何菲、李文静等11位艺术家的10件作品获奖。
田雨婷
姓名:田雨婷
年级:2018研究方向:艺术理论指导老师:邹建林创作说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发西北热潮下,庄学本开启了他的边疆游历之旅。1934年因入西藏未果,他将视野转向四川与青海交界处——果洛。1935年带着考察成果回到上海、南京收获各界认可后,1936年以班禅归藏行署队伍随行摄影师的身份,出发甘肃、青海,沿途进行文化考察直至1937年底。1938年返乡未果的庄学本奔走西康至1941年。考察过程中庄学本以摄影和文本作为时间的见证,记录了中国边疆的地理环境、人文风貌,并在其中显示出明显的民族学气质。本文将以庄学本在西部考察期间产出的视觉文本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结合民族学摄影所应具备的特质以及民族学学科发展史去判读其不同时间段所得图像的差异性,并在摄影作品的对比中寻找其与民族学话语间的准确关系。理清庄学本摄影内含的民族学特征其实是对民族学摄影界限的一次探讨。本文以庄学本为案例讨论摄影本身的记录特征与民族学功能下的摄影之间的区别也正是对民族学摄影为何的回应。值得注意的是,考察期间庄学本为不同性质的报刊、杂志供稿加上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动,丰富的个人经历与多重身份带来了摄影中多元风貌的杂糅感,使摄影作品阅读性增加。当我们从更微观的角度面对庄学本的影像和文本,便会发现其个体的经历、选择与当时民族学话语存在紧密的关联。西部之行中,两者间发展的共时性直接突显了其以民族学作为考察依托的方法论特征,伴随着庄学本对民族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利用程度不同而显示出差异化的阶段特征。反之,学科的生长性也为当下提供一种角度,去理解庄学本摄影中民族学气质的波动状态。
论文展板
郭霆威
姓名:郭霆威年级:2021研究方向:书法篆刻艺术指导老师:尚天潇
《赵松雪诗集选钞》 纸本水墨 185×43cm 2021年
《赵松雪诗集选钞》 局部细节图
王希
姓名:王希
年级:2019研究方向:中国画指导老师:李彤
《雨霁尤浸古柏间》纸本水墨120*160cm2021年
《雨霁尤浸古柏间》局部细节
卞疆
姓名:卞疆 年级:2019研究方向:雕塑指导老师:李占洋
《河》 木 800x300x180cm
闫帅中
姓名:闫帅中
年级:2020研究方向:版画指导老师:舒莎
程靖
姓名:程靖年级:2020研究方向:实验艺术指导老师:李川 邱志杰
创作说明:“Boxes"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装置一部分是影像,装置部分由一扇打开的门通往一个野蛮生长的世界,影像部分是我的一些感知。而我们观察到的世界的“存在”,仅仅是一些我们自己看到的特征而已。
《Boxes》综合材料/影像装置尺寸2m*3m/影像1:43:222021
刘怡
姓名:刘怡
年级:2020研究方向:时尚设计指导老师:程琦
《菱角》
拉菲棉草、银片
尺寸可变
2021
曾蔓婷
姓名:曾蔓婷年级:2020研究方向:手工艺术实践指导老师:孟福伟
创作说明:
作者采用泥片成型的陶塑工艺,截取潮汕古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屋脊和山墙加以塑造,使其脱离室外的建筑,成为一件室内的壁挂作品。“老厝”在潮汕人心中的份量很重,它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故乡的象征。因此塑造老厝的过程也是个人的“寻根”的过程。这种“寻根”情结也是许多国人都有的。我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唤起观者对自身文化根源的思考。
《潮汕老厝》
陶瓷单个38x45x10cm不等2021年
杨强 何菲
姓名:杨强 年级:2020研究方向:建筑与环境艺术指导老师:黄红春
姓名:何菲
年级:2020研究方向:建筑与环境艺术指导老师:黄红春
《野蛮生长―—重庆美术公园工业废水过滤池生物多样性恢复景观设计》kt板2m*2m2021
李文静
姓名:李文静
年级:2019研究方向:艺术史指导老师:邹建林
论文展板
https://mp.weixin.qq.com/s/1Y6bPOBa2H_M7zmgF1KF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