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大会早鸟开票|Design360设计大会主题+嘉宾公布
11月20日至23日,Design360设计节2025将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及光剧院举办。今年,我们通过设计展览、设计市集、品牌企划与设计大会这四大单元向大家展示设计的力量。
Design360设计大会作为设计节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旨在传播多元观点,激发创意对话的场域。我们邀请国内外设计师、品牌负责人,探讨亚洲语境下的设计现状和未来,洞察设计在当今商业、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价值和影响。
Design360设计大会2025将于11月22日至23日在杭州光剧院举办,分为“评审论坛”和“年度主题论坛”。今年,Design360设计大会将为大家呈现两大年度议题——“亚洲语境下的平面设计”和“慢品牌,慢设计”。
往年设计大会现场
亚洲平面设计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引入相伴相生,由于社会环境和特殊的字型系统,相较于西方来得更为迟缓,且缺乏理论性的梳理和研究、公众性的教育和传播。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演变和新商业需求的产生,不难发现亚洲平面设计正在交流、融合的激流中开辟出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发展路径。
作为一个根植在中国、秉持亚洲视角的设计奖项,Award360°每年邀请亚洲不同领域的知名设计师作为评审,以设计评选的方式对亚洲语境下的平面设计进行观察和记录。
本年度评审论坛主题为“亚洲语境下的平面设计”,邀请了演讲嘉宾陈幼坚、松本弦人、高晗、Hezin O、何翩翩&麦石、田中芹。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代际,有着多样的身份背景,相同的是都以设计师的身份活跃在亚洲地区。作为设计师,他们在怎样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展开各自分野的实践?作为教育者,他们如何看待未来亚洲平面设计的发展?作为评审,他们在本年度的作品中观察到哪些当下的现象和趋势?评审将从自身经验和视角出发,通过演讲和对话,呈现亚洲平面设计下的个体与集体、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想象。
往年评审论坛现场
陈幼坚Alan Chan
香港
陈幼坚(1950年生于香港)集设计师、品牌顾问及艺术家于一身,在过去55年广告及设计生涯中,他参与过的品牌设计项目逾1000个,带领公司荣获本地及国际设计奖项逾630个。他独特的“东情西韵”设计风格鲜明,深受国际设计界推崇,为年轻一代设计师带来深远影响。2017年他荣获香港设计中心颁发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奖项。自2000年起,陈幼坚不断在创作领域上作出新的尝试,从商业设计走向艺术领域。
其作品先后于香港、上海、北京、东京、京都、新加坡、芝加哥及米兰展出。曾两次入选上海双年展(2002,2006)和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奖(2010,2012),作品获苏黎世设计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香港艺术馆、M+、香港文化博物馆等及世界各地私人藏家收藏。2023年8月在Phillips亚洲总部举办「陈幼坚艺术收藏及创作之旅」大型个人展览。
陈幼坚部分作品展示
松本弦人Gento Matsumoto
京都
松本弦人出生于东京。从DTP(Desktop Publishing桌面出版)黎明期起,便积极投身于平面设计与数字媒体的创作。近年参与了“BCCKS”、“一〇〇〇文库”等数字与纸本相结合的复合媒体的概念设计与编辑工作。曾荣获TDC大奖、ADC奖、Multimedia Grand Prix、日本软件大奖、The Best Interactive Awards等多个奖项。
松本弦人部分作品展示
高晗Han Gao
上海/纽约
高晗,艺术指导,平面设计师。毕业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创立Workbyworks工作室。作品曾获得东京TDC奖、红点Best of Best奖、德国设计奖、DIELINE Award奖、Pentawards白金奖、纽约TDC奖,Award360°年度设计奖、GDC中国平面设计奖等。合作方及客户包括:蕉内、良品铺子、Nike、Apple、IBM、LG、RIMOWA、Kappa、Umbro及Guggenheim等。
高晗部分作品展示
Hezin O
首尔
Hezin O是一位常驻首尔的平面设计师,她关注通过视觉语言这一媒介来观察周遭事物。近来,她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平面设计进行“阅读”和“写作”。这里的“阅读”和“写作”不仅包括文字,也涵盖图像、现象、结构、媒介以及探索未来可能性的想象力。
她参与的重要展览包括:“POST/NO/BILLS#5:BHLNTTTX”(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2024)、2023韩国青年艺术家(韩国国立现代与当代美术馆,2023)、韩国字体排印双年展Typojanchi 2019等。她曾入选It’s Nice That 2020年“Ones to Watch”。她的作品曾被包括idea magazine、Design360°、GRAPHIC、etapes在内的众多国内外媒体报道。自2023年起,她成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成员。
Hezin O部分作品展示
何翩翩&麦石
Pianpian He&Max Harvey
长沙/蒙特利尔
何翩翩与麦石跨学科设计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位于长沙与蒙特利尔,在国内外积极实践自己的主张,专注于创作独特的设计作品。工作室关注在兴衰波动的经济浪潮之中的图像制造,并在限制与规则间游戏。面对将当代艺术作为广告宣传品的交界点,工作室致力于解决宣传与作品初衷之间的矛盾。通过仔细分析作品资料,保留必要元素的同时避免过度阐释,放弃快消的广告模式,专注于创作持久、有收藏价值的设计。
自工作室建立以来,他们主要工作于文化领域,从事书籍设计、展览设计、网站设计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强调生产与制作。何翩翩与麦石分别于2018年和2012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曾在多所学府任教,目前分别担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师。
何翩翩&麦石部分作品展示
田中芹Seri Tanaka
东京
田中芹Seri Tanaka是艺术总监、平面设计师。1987年出生于茨城县。2010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同年加入电通。以兼具普遍性与灵活延展性的平面设计为核心,参与企业的CI、VI开发以及品牌的艺术总监工作。
主要作品包括:日本酒SENKIN、小海町高原美术馆、本屋青旗、AMBIENT KYOTO的LOGO设计;森美术馆、DIC川村纪念美术馆的宣传美术设计;莲沼执太“unpeople”、羊文学的平面设计等。同时,她也在进行以摄影呈现偶发性的个人创作。2020年获得JAGDA新人奖,并荣获戛纳金狮奖、纽约ADC等奖项。
田中芹部分作品展示
何翩翩&麦石
Pianpian He&Max Harvey
长沙/蒙特利尔
“年度主题论坛”从商业的视角看设计,根据每年行业的动态提出议题,旨在从当下的设计现象反思并探讨商业世界里设计未来的路径。
在求快的时代,慢是一种对快的主动克制。慢品牌,意味着对快速扩张、追逐流量的迟疑——当采用“快”策略的品牌通过夺目的设计让商品在更短的时间售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时,慢品牌会避免陷入这样内卷的竞争。他们将设计与品牌价值观相连,花大量时间打磨产品与品牌内核,逐步与消费者建立长期且深入的连接。在日积月累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慢慢沉淀出扎实且完整的品牌内核与品牌资产。
在大多数人对“快”趋之若鹜时,慢是一种稀缺的选择,但也意味着另一种出众。尤其在人们很难再被停留于“显性”层面的设计打动,而开始渴求真诚的表达、真实的体验与长期的信任关系的当下,慢品牌从一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真实需求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做出真正能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产品,形成消费者心中可信且真实的品牌形象。
针对短期市场反应的“快”策略,或许能让品牌的流量暂时提升。但看起来“慢”的步调,却能让品牌厚积薄发,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次论坛以“慢品牌,慢设计”为主题,邀请品牌负责人及设计师一同探讨,品牌和设计如何慢下来,回归对品牌内核和设计本质的思考,通过塑造其核心价值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往年主题论坛现场
*品牌嘉宾按品牌中文首字母排序
设计师嘉宾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徐凯Xu Kai
柴米多CEO、餐饮事业部负责人
大理
柴米多创始于2013年,源起于云南大理。他们行走在中国的新风土里,以食材为媒介,以土地生产生活为启发,致力于构建新一代农场商业生态。“柴米多”三字来源于“有柴烧火,有米下锅”,也代表其初心:生机勃勃地回到土地,实践和思考真实生活里的喜悦和力量。他们在新一线城市以“可溯源食材”为依托,打造“离土地更近一点”的餐饮空间;在乡村持续观察和实践生态农场一二三产融合的经营模式,与更多商业伙伴共创“看得见土地和生产者”的新场景和新业态。
柴米多部分作品展示
朱懿德Benny Zhu
Element品牌创始人、买手总监、创意总监
上海
2016年创立的生活方式集合店Element生活元素,是一家以人的不同生活场景展开的多品牌集合店。以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不同场景,工作通勤、休闲娱乐、户外运动、居家生活、亲子活动等,Element有不同风格的服装,同时还有家具、生活用品等丰富品类满足生活需求。以舒适性、时尚感、长效性为选品标准,结合每家Element店铺独特的空间设计概念,把经典、自然、可持续融入在Element的品牌文化中。
Element部分作品展示
陆奂Lu Huan
既下山品牌负责人
大同/梅里/重庆等多地
既下山——标志性目的地度假酒店品牌,以东方哲学重新定义奢华,强调内观、返璞归真与天地合一的精神体验。品牌致力于寻访最具文化代表性的中国目的地,将在地文化深植于选址、设计与服务中,使酒店成为承载地方精神的文化驿站。
既下山部分作品展示
王昊Wang Hao
SIGMA适马中国区总裁
东京
SIGMA适马自1961年在日本创建以来,一直以影像为基点,深耕光学制造。影像创作与摄影工具密不可分。每一次按下快门的瞬间,或心潮澎湃,或冷静深思,都是创作者对时光的定格和摹写。一直以来,SIGMA适马秉持着成为定格重要瞬间之路上忠实伙伴的信念,陪伴创作者们共同体会影像艺术所带来的喜悦幸福。秉持着这样的理念,SIGMA适马始终坚持以高科技为目标,提供创新性的产品与服务,包括广受好评的SIGMA GLOBAL VISION系列、全画幅无反相机BF、fp以及fp L系列、世界独一无二的三层传感器“Foveon X3”等等,为更多用户在各类艺术创作上提供更具个性的选择。
SIGMA Showroom空间展示
刘露蕊Liu Lurui
设计师、HOBO+品牌创始人、
Studio 1517设计事务所合伙人
北京
HOBO+由设计师刘露蕊创立于2019年,是一个基于线下空间,集合体验和产品的综合生活方式品牌。“HOBO”的含义是流浪的人。如同城市中徒然奔走的年轻人,即使已经拥有了安定的物质生活,而内心却始终保持“在寻找”的状态。而“+”即为“家”,也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HOBO的方向,就是寻找家的方向,也是寻找自我的方向。HOBO+为日常生活提供如住宅般简单平衡的服装和日用器物,用自然中可得到的质感与材料,建立轻松舒适的穿着和使用感受。设计师将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与细节融入生活图景,基于日常的思考,实现穿着的舒适感和平衡感。
HOBO+部分作品展示
焦辰Jiao Chen
设计师、艺术指导、纸贵创始人
成都
紙貴®是一个设计服务机构,提供品牌创建、品牌重塑、品牌唤醒等相关设计服务。将灵活、创新、多元的思维注入品牌,为新商业、新消费及文化力品牌提供更多帮助。合作客户包括麓湖CPI、丧葬品牌“归丛”、此地CyPARK、jajainthemoment、魏坡新序、正弘城、AA建筑学院工作坊、东岸麓洲、万华重庆绿心、道酿自由落体等。团队获得Award360°、东京TDC优异奖、德国红点、德国iF、品牌星球全场大奖、GDC平面设计在中国、Hiiibrand Awards等。
纸贵部分作品展示
邵年Shao Nian
平面设计师
上海
2024年成立公共劳动Public Labour,2017-2023年合作成立XYZ Lab。他以探索设计中的“编辑性”“劳动性”和“摇摆的时间感”为核心。同时作为XYZ Labour一员,持续围绕设计进行展览、出版、写作的实践。
邵年部分作品展示(XYZ Lab+公共劳动时期)
Jennifer
资深品牌人、媒体人
gaga战路增长前CMO、KINFOLK创刊市场总监。用编辑思维重构品牌叙事。相信“不必要”的东西才是唯一的“必要品”。
Jennifer部分作品展示
光剧院3F中剧场
*设计节(包含「设计展览」「设计市集」「品牌企划」)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
*设计大会嘉宾及议程如有调整,敬请理解。最终信息以现场公布为准,主办方保留最终解释权。
大屋顶文化成立于2016年,是一个专注探索多元文化与艺术的内容品牌。我们从良渚文化村的社群实践出发,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大谷仓、光剧院、天空文化艺术中心(大空艺)4座文化空间内,构建持续生长的文化生态。
在围绕“展、演、书、社群”持续呈现艺文活动的同时,大屋顶文化作为文化复合空间运营方,联结艺术创作者与创意品牌,共建创新场域,不断打造更具新意与活力的社区文化体验,着力成为区域设计艺文资源高地。
Design360°是一个以推动设计价值为核心的内容品牌。从专业角度出发,Design360°的内容涵盖媒体、奖项、教育、策展等形式,为不同的设计专题匹配最适合的输出形态。从数字到空间,从传播到策划,Design360°将多方位持续探索设计之于不同业态的更深层意义。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nxNwInlQrLo__QrFvhFQUw
苏公网安备3202140200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