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山东大学文学院“新杏坛”主题设计征集大赛线上投票已开启
备受期待的新杏坛主题设计征集大赛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线上投票环节开始
快来投出你最喜爱的作品吧
#01
作品名称:《诗石映唐韵,杏坛承古意》
作品说明:
本海报设计紧扣“诗石互证与唐诗承传”的学术讲座主题,融合古典美学与现代设计逻辑,营造出兼具文化底蕴与学术质感的视觉氛围:
1.视觉意象的古典化营造:以梅花枝、古意人物画、山水墨痕等元素为点缀,梅花象征文学的清逸风骨,古画还原文人治学场景,山水晕染出唐诗与历史互证的悠远意境,从视觉层面呼应“诗石互证”中“文学”与“金石(历史)”的交融内核。
2.文字与品牌的层次表达:主标题“诗石互证与唐诗承传”以醒目书法字体凸显核心主题;“新杏坛”“文学院品牌讲座”等标识强化系列学术活动的品牌认知;主讲人王伟的学术履历排版清晰,既保证学术信息的严谨传递,又通过字体大小、色彩的区分(如主讲人姓名的红色强调)形成视觉引导,让观众快速捕捉关键信息。
3.学术与传播的平衡:整体设计既保留了古典文学研究的雅致调性,又通过简洁的版式、清晰的信息分区(时间、地点、人物、二维码),满足现代受众的信息获取习惯,同时二维码的加入也为讲座的线上传播与互动提供了便捷入口,实现了学术深度与传播广度的有机结合。
#02
作品名称:《新·杏坛》
作品说明:
以“杏”为核心意象,融合中国传统水墨画、古典纹样与书法,营造温润雅致的文化氛围。画面主色调选用柔和的杏色,突出“新杏坛”讲座的文化属性,展现新时代文化交流的活力。
#03
作品名称:《新杏坛:水墨文心》
作品说明:
海报以“新杏坛”文化讲座为核心,融合了传统水墨的意境与现代学术的传播属性,打造了具有古典韵味的视觉符号。
首先,背景中牛皮纸的质感与水墨的碰撞,既呼应了文学的历史厚重感,又以水墨形式的传统楼阁强调了文化传承的空间意象,强化了“杏坛讲学”的文化溯源。
其次,复古色调搭配简洁的信息排版,在保留国风雅致的同时,也能确保讲座时间、主讲人等核心信息清晰易读。
最后,海报整体以“水墨文心”为线索,将学术讲座的知识性与传统文化的艺术性交织,传递了“新杏坛”系列活动对当代学生的重要意义——在水墨晕染的诗意中,让文化传承在视觉与内涵的双重共鸣中生生不息。
#04
作品名称:《墨山丹曦映杏坛》
作品说明:
以“新杏坛”系列锚定文化传承的根脉,紧扣“诗石互证与唐诗承传”的主题,既通过水墨山水、红日的传统水墨元素呼应唐诗山水意象与金石文化的厚重感,实现古典文化内涵的视觉化表达;又以现代排版逻辑(分栏、色块区分模块)平衡传统美学与信息可读性,同时通过层级化文字设计突出主讲人学术权威性与讲座信息重点;更深层来看,水墨山水、金石(“石”的物质载体隐喻)与红日的组合,更寓意唐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通过“诗石互证”的研究路径完成从物质载体到精神意境的跨越,实现文化生命的代际延续。
#05
作品名称:《“新杏坛”海报设计(可更新素材版)》
作品说明:
本海报以“诗石互证与唐诗传承”为例,融合国风美学与现代设计语言,旨在体现山东大学文学院“新杏坛”讲座深厚的学术底蕴与人文精神。
一、主题意向融合
海报以“石”与“诗”为核心视觉线索,通过水墨质感与石刻拓印元素,象征“诗石互证”的学术方法。背景隐约呈现碑刻纹理,呼应唐代石刻文化与唐诗传承的厚重历史感。
二、色彩与构图
整体色调选用沉稳的墨色与赭石色,辅以留白处理,营造出古典雅致的视觉氛围。标题采用书法字体,强化文化识别性;主讲人信息与时间地点等内容布局清晰有序,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
三、现代传达意识
为契合“新杏坛”品牌系列化使用的长期需求,设计核心部分运用泼墨图层添加蒙版,以《千里江山图》等经典国风元素作为可替换背景模板。赋予了海报模板高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确保未来不同主题的讲座海报能在统一的视觉框架下快速生成,有力维护了品牌形象的连贯性与独特韵味。
四、原创版权意识
在字体与视觉元素的使用上,严格遵循原创与版权规范。所有文字均采用免费商用字体,避免版权风险;所有图形、纹理等设计元素均为原创制作或取自开放版权资源,可保障设计作品纯粹性与合法性。
#06
作品名称:《新杏坛419期海报》
作品说明:
以意境悠远的山水画为基底,暗合唐诗的气韵与金石的厚重,呼应“诗石互证”的讲座核心。版面设计融古典笔墨与现代排版,突出“诗石互证与唐诗承传”主题及讲座关键信息,既彰显文学院的学术底蕴,又以山水意境烘托文化传承的雅致氛围,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中古文学与出土文献交融的独特魅力。
#07
作品名称:《“新杏坛”讲座海报》
作品说明:
在保留讲座及期数、新杏坛题字及标识和二维码等必要元素的基础上,将重点信息放大,整体画面重点突出,风格统一协调。同时,其他元素如日期、地点、简介均可进行修改。底图制作有纹理感,以水墨画作为背景,画面更加丰富,更具有文艺美感。
#08
作品名称:《“新杏坛”系列讲座主题海报》
作品说明:
海报设计以线条与色块为主要视觉语言,融合孔子“杏坛讲学”典故与山东大学文学院所在建筑的主要元素,呼应“杏坛”作为传道授业的方位意象。
构图取西南视角仰视知新楼,以灰色块面与线条分别表现日出时建筑的背阴与受光面。《庄子·渔父篇》曰“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设计中提取知新楼外立面的竖形线条与层叠结构,将其抽象转化为竖置书本的形态,对应文献所载“弟子读书”之意象;图案下方的横线标识出文学院所在楼层(4-9层),七根线条与右侧小矩形共同构成古琴造型,暗喻“孔子弦歌鼓琴”,象征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此外,海报设计整体以现代抽象风格呈现,呼应“新杏坛”之“新”意,画面简洁且具包容性,适用于多元讲座主题,同时设计预留了空白与可供修改的区域,满足不同讲座海报需求。
#09
作品名称:《杏坛雅韵》
作品说明:
本海报设计旨在强化“新杏坛”品牌视觉形象的统一性与辨识度,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营造契合文学院气质的学术氛围。
一、品牌延续与视觉结构
海报顶部沿用“品牌讲座期数”标识与“新杏坛”品牌Logo,形成系列活动的视觉锚点,强化品牌的连续性。设计采用清晰的视觉层次。远景为意境层,中景为功能层,近景为信息层,通过虚实结合引导观众视线自然流动。
二、意境营造与视觉融合
设计选用淡雅的中国风山水与飞鸟图案作为视觉基底。山水象征文学的深厚与思想的博大,飞鸟的动势则为画面注入活力,寓意思想的自由翱翔与智慧的传播,共同构成一个开放而深远的意境空间。海报中央设置一个透明度为60%的矩形图层。它作为一个功能性与美学兼备的视觉媒介:在功能上,为文字信息提供高度可读的展示区域,确保核心信息一目了然。在美学上,半透明的特性使其背后的山水意象若隐若现,实现了信息板块与背景意境的融合,避免了生硬的割裂感,营造出“景中有文,文映于景”的和谐画面。
三、色彩体系与视觉呼应
将“新杏坛”Logo的主色提取为核心强调色,应用于“主讲人”、“主持人”等标题性文字上。此举不仅在画面中形成了活跃的视觉焦点,更关键的是在色彩层面与品牌标志建立了直接呼应,强化了整体品牌的统一感。正文部分采用纯黑色,在浅色半透明衬底上确保最佳的阅读体验,并通过字重、大小对比,建立起清晰的信息层级,突出核心信息。
四、功能整合与品牌传播
海报底部为固定信息区,清晰地展示主办单位,明确活动主体。二维码作为关键的引流入口,其位置设计醒目且不破坏整体美感,旨在有效将线下关注转化为线上粉丝,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与覆盖面。
本设计通过意境深远的背景、半透明信息层以及系统性的色彩规划,打造了一幅既承载品牌基因,又符合现代视觉传播规律的学术海报,可以有力地支撑了“新杏坛”品牌的长期建设与传播。
评选方式
评分由两部分构成:“文研记”投票推送得分占比30%(按得票百分比乘以0.3计算);专项评审组(由学校教师、学生组成)评分占比70%(按百分制打分乘以0.7计算),最终按综合得分确定获奖等级。
投票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投票次数
每人限一次投票,选择一个作品
截止时间
2025年11月6日21:00
快来为你最喜爱的海报作品投票吧!
https://mp.weixin.qq.com/s/ReJV3bDesz4IPRwt6iWZgQ
苏公网安备3202140200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