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站高新区首届文创设计大赛结果正式出炉啦
用文创产品,讲新站故事
让人期待已久的
新站高新区首届文创设计大赛结果正式出炉啦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作品吧~
一等奖
刘丹《新站少荃图》
新站少荃图,采用红木精雕,结合“宫式彩绘贴金”非遗传承技艺,把金陵制造局、火车站、少荃湖、中国节采用传统非遗精雕手法,刻画出一幅新站少荃扇形台屏木雕工艺文化精品,给非遗木雕传承达到欣赏的艺术境界,把第一代清朝工匠祖师,当时修北京故宫和颐和园的传统技艺重放光彩。
二等奖
周子健、周骏《新站印象》
以合肥新站区“多元共生、活力创新”的城市精神为内核,聚焦新站区的地标建筑,融合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元素,通过年轻化、潮流化的视觉语言,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时尚美感的文创产品,传递新站区“宜居、宜游、宜创”的城市新形象。
俞冬旭《萌伞・新站漫游记》
以合肥新站区地域文化为根基,围绕少荃湖城市副中心建设,借伞面环绕空间,融合呈现新站历史底蕴、现代活力与自然生态。以中心聚集构图营造向心冲击感,寓意多元文化向内凝聚、向外辐射。磨店老街等承载历史,工人文化宫等彰显现代活力,少荃湖公园赋予生态美;火车呼应交通兴区历史,串联文化节点,让静态元素“动”起来,构建动态文化叙事。
万庆《新站地图T恤》
新站地图艺术表现(黑色版突出新站全景,白色版突出新站八大公园),多种穿搭,提高新站人气。
三等奖
王小云《新站杜邦纸包》
这款新站杜邦纸挎包,以新站为核心设计元素。正面的“新站”大字,笔力遒劲,彰显地域标识;背面“我在新站很想你”的文字与哪吒卡通形象结合,传递出对新站的眷恋与温情。选用杜邦纸材质,兼具轻便与耐用特性,黄色主调明快亮眼,既契合新站充满活力的气质,又为日常搭配增添一抹亮色,是实用与情感表达兼具的文创好物。
薛云皓《“遇见合肥黉街”泥绘紫砂主人杯》
合肥黉街作为全市唯一的科教文化特色街区,坐落于新站高新区磨店职教城核心区,其名取自古语"黉"(意为学府),完美呼应周边十余所高校的学术氛围。这座融合民国风情与现代元素的地标性街区,启发了我们以非遗轻浮雕泥绘技艺打造紫砂品茗主人杯的创作灵感——精选紫砂为胎,通过纯手工工笔画技法,将黉街标志性的蒸汽小火车、站台与建筑群生动复刻于杯身。每一笔触都凝结着"手工为形,火焰为魂"的传统匠心理念,使茶具既呈现黉街的视觉精髓,又承载合肥独特的科教文化基因。这款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收藏价值的创新产品,通过器物美学实现地域文化的沉浸式传播,让使用者在品茗时自然感知合肥的城市文脉。
祁美慧《新站高新之旅丝巾及衍生品图案设计》
图片灵感来源于新站高新区风景与历史底蕴,画面上半部分为当地古民居、下半部分为现代高楼大厦图案,传统与现代相呼应,中心为少荃湖自然风光,画面采用清新自然的颜色,更能体现风景的美,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新站高新区做客新站高新区。
单东军、王安乐《人文新站》
深度挖掘新站区“磨店古街”“黉街”等历史文化地标所蕴含的内涵,把传统徽派建筑元素以及民俗符号和现代设计语言巧妙结合起来。司时,提炼出“人文风貌”主题下的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再通过插画、图案等多种形式将其县象化地呈现出来。
沈勇《石干新站主题鼠标》
新站地图艺术表现,生动有趣,耳目一新。
温小兰《黉街主题风扇》
黉街艺术表现,简洁大方。
单东军、李玲《科创新站-全景插画》
画面中巧妙融入新站区地标特色,每一处地标都如同城市的文化符号,诉说着新站区的历史与发展。设计素材选取新站著名地标,插画以扁平风格呈现,画面中央地铁行驶,右上方有新能源汽车,背景搭配京东方高楼、黉街、少荃湖体育中心等建筑、齿轮等元素,动感十足。色彩以绿、蓝、紫为主,白色波浪与云朵增添层次感。既体现了新站区的现代气息,又不失温馨与亲和力。地标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周边点缀着富有创意的元素,如代表科技的线条、象征希望的花朵等,寓意着新站区在科技与文化领域的蓬勃发展。
罗斌《磨店主题马克杯》
磨店艺术表现,艺术气息浓郁。
梅婷《新一站》
logo以“新一站”三字为核心形态,突破传统字体桎梏,采用异形设计,以流畅且圆润的黑色线条勾勒字形轮廓,将“新一站”三个字融合在一处。有蜿蜒灵动的徽派建筑飞檐,又似变形的龙舟造型,寓意人们奋勇向前;色彩运用上,以赭红、靛青、明黄为主基底色填充,靛蓝加以挑染跳色。黑色线条与国潮主色相互交织,既勾勒出字形轮廓,又串联起非遗与国潮元素,生动诠释出“非遗国潮新一站”的主题内涵,展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独特魅力。
小编又来送福利啦
截至11月12日12:00
在此条微信下方点赞留言
留言点赞数前20位
送一个新站杜邦纸包
赶紧行动起来吧~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1hiBzltohA5uDA-ONRsI_g
苏公网安备3202140200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