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5全国职业院校师生非遗工艺美术作品创意大赛的通知
各成员单位、相关职业院校:
为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激活文化设计创意热情,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非遗创新创造水平,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设计、融入现代生活。经研究决定,联合举办2025全国职业院校师生非遗工艺美术作品创意大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全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
全国非遗技艺传承产教融合共同体
山东省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
山东省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
广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院
广东省非遗教育研究院
(二)承办单位
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三)支持单位
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
(四)大赛执行委员会
本次大赛执行委员会设在广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院(全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评审专家由大赛执行委员会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担任。
(五)支持媒体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山东网、大众网、菏泽电视台、齐鲁壹点等新闻媒体。
二、大赛宗旨
立足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技艺和传统文化,发掘和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绝活;提升传统工艺创意设计与制作水平;激发职业教育师生创新精神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三、大赛主题
传承、创新、赋能、发展
四、参赛对象及竞赛地点
(一)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以院校为单位参赛,面向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含职业技术大学)、应用型本科在校师生参赛(师生可与地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联合参赛)。
(二)竞赛地点
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五、时间安排
2025年2月至2025年4月
六、参赛要求
面向全国征集以牡丹及其相关元素为主题的非遗工艺美术作品,作品可依据不同非遗工艺与材质特点不拘一格进行创意和创作,展现牡丹花卉、牡丹历史、牡丹文化的优秀品格和独特魅力。
(一)提交作品
2025年4月5日前,把附件1报名表(含设计图或实物照片)和附件2汇总表提交到大赛执委会416237558@qq.com邮箱,并将作品原件邮寄至大赛承办单位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易损坏作品建议购买破损险),邮寄地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北路1777号赵海振 收(邮寄时请注明非遗大赛、作品名称、作品作者等字样)。
(二)作品类型
1.织染技艺:包括鲁锦、蜀绣、苏绣、湘绣、粤绣、曹州堆绣等,以及蓝印花布、蜡染、绞缬等传统印染技术。
2.陶瓷制作:如黄河窑陶瓷、刻瓷、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等。
3.剪纸技艺:如曹州剪纸、陕西剪纸、河北蔚县剪纸等。
4.雕塑技艺:包括石雕、玉雕、木雕、泥塑等,如菏泽木雕、曹州泥塑、曹州面人、金山石雕、曲阳石雕、乐清黄杨木雕等。
5.金属工艺:如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青铜器修复技艺等。
6.编织技艺:如柳编、竹编、草编、藤编等,以及各种民族传统编织物。
7.文房(器具)制作:包括毛笔制作、造纸、砚台制作、乐器制作等,如:刘聚魁毛笔制作技艺、曹州刘氏制笔技艺、黄河泥砚、安徽歙砚等。
8.传统漆器制作:如山东漆器髹饰技艺、福州脱胎漆器、扬州漆器等。
9.其他类别的作品。以上八类型作品以外的作品,如:工笔牡丹画、木版年画、粮画、皮影等牡丹非遗工艺美术作品均可参赛。
(三)作品要求
1.文化性:以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主要设计载体,可适当拓展,作品应具有浓郁文化和地域特色。
2.创新性:具有很好的创意,技艺手法独特,作品表现具有创新性。
3.实用性:设计作品要考虑全面,作品应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纪念意义等。
六、参赛须知
1.每所院校推荐参赛作品限30件(个、套)。
2.执委会于2025年4月10日前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于2025年4月12日前公布获奖作品名单。
3.实物或模型需自制实木材质外包装箱的,要求坚固,便于搬运。
4.所有入围的获奖作品在承办院校集中展示,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获奖作品参加世界牡丹大会和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展示。
七、特别说明
1.参赛作品应紧扣赛事主题和方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作品必须具有浓厚的中华非遗元素、较强的文化属性和独特创意;作品须为原创或新创,不得抄袭、复制盗用他人作品或市场产品。
2.参赛作品可以团队或个人名义进行申报,团队参赛作品署名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学生作品指导教师限2名内(可由校内教师和地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或工艺美术大师共同担任)。
3.作者应对参赛作品拥有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不得侵犯任何一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凡参赛作品涉及的版权、肖像权等法律纠纷,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4.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人员姓名、单位相关的文字、图案、标记及其它与设计方案无关的符号,不符合规定者将被视为无效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5.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属于原创作者,但大赛承办院校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开展示、结集出版以及进行公益性收藏的权利。
6.参赛者应全面了解本次大赛规则,凡提交参赛作品,视同已全面了解并遵守大赛规则。
八、奖项设置
大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及最佳指导师奖、最佳组织奖、突出贡献奖,由大赛执委会颁发证书。
1.特等奖1名。颁发税前奖金20000元,获奖证书、奖杯。
2.一等奖3名,颁发税前奖金5000元,获奖证书、奖杯。
3.二等奖5名,颁发税前奖金2000元,获奖证书、奖杯。
4.三等奖10名,颁发税前奖金1000元,获奖证书、奖杯。
5.优秀奖及其他奖项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九、其它事宜
1.大赛各赛项竞赛规则由执委会制定,解释权归大赛执委会秘书处。
2.大赛执委会秘书处设在全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
大赛执委会秘书处
广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院
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报名邮箱:416237558@qq.com
附件1:非遗工艺美术作品创意大赛报名表
附件2:非遗工艺美术作品创意大赛汇总表
附件3:加入全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全国非遗技艺传承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申请书和协议书。(非全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全国非遗技艺传承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院校可以同时提交加入申请材料)
图片
需要盖章的通知请在大赛微信群里下载或直接联系会务人员。
2025年2月12日
https://mp.weixin.qq.com/s/RUPoXQQqjOrO3dQsvqnjKQ